總表列

  今日人數: / 人氣指數:

 

Back

 

 

 

橋頭區的六分之ㄧ


2007年08月

小時候家裡有幾畝田,我家阿公也總是有養牛,幫忙耕田、拉牛車,牛在家裡的地位不低,記憶中一直到讀國中為止,我家阿公才將牛賣掉,開始請人用機械幫忙耕田,莊稼也請人用車載回家裡,或直接載到碾米廠。

記得有一段時間小學放學後的必要工作就是餵牛,而我家阿公會在牛的附近燒起一堆稻草,用煙來餵牛隻驅趕蟲蚊,家裡當然有牛棚,不定時的要幫忙更換牛棚裡的稻草,牛隻在我家阿公的眼中重要性應該不輸一位家人,也許這也是當時種田養牛的農民們共同的情形,畢竟如果少了一頭牛,那田裡工作的效率將會降低很多。

隨著耕耘機及其他種田機械的普及,用牛來耕田,效率上早已跟不上機械,本來還有些較特殊的作物還是需要用牛隻及人來操控做較精細的耕耘,但也因為一直改良的各式犁頭,也漸漸的取代掉牛隻耕田的必要性,如今需要再用到牛隻來耕田的地方大概已經沒有了,農民用牛來耕田也變得難得一見。剩下的是一些老農民因為與牛隻幾十年的感情,還繼續圈養著牠們,偶而讓牠們耕耕田、活動一下筋骨,也許也讓牠們安養天年,直到老邁自然死亡。

這天見到這位郵局退休的阿伯正在這畝田裡耕田,下車去跟他聊天,也徵得他同意為他及他的黃牛拍了幾張照片,阿伯說目前整個橋頭區就剩6頭牛,這畝田也不是他的,來耕田純粹只是來幫忙而已,阿伯從退休前就養了這頭黃牛,現在退休了,耕田、種田就像他說的都只是"來流汗的啦"。橋頭區其它的5隻牛不知道在哪裡?但相信牠們的遭遇,應該與這隻黃牛差不多,也許老邁了,也許不常耕田,但相信至少都有一位一直愛護牠們、視他們為家人的主人陪著牠,牠們都正享受著半退休的生活,再過幾年隨著牠們的消逝,陪伴台灣農業幾十年的牛隻也許將永不再現,兒時的記憶也將只能永存於腦海裡 了。    (2007.11.22)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