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崎-十字路-石桌 年假結束的前一天,從台中回程時,答應Benson到竹崎車站坐火車到奮起湖。 竹崎車站我們一直都是經過但卻都沒有下車進入站內,這次利用等車的時間在站區內四處走走,也才了解了竹崎站的"額外功能", 及其在阿里山鐵路的特殊地位;原來竹崎車站在整條鐵路的定位是平地線與山地線的交界,簡單說火車頭在這裡會將較小的火車頭 換成較大的火車頭,以利上山時有較大的推力上山。另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或車頭在此會利用一組三角軌道進行掉頭的動作 (因為森林火車上山時火車頭是在列車後方推的,而行駛於平地時卻是火車頭在前方拉動)。 阿里山火車沿線的車站幾乎都是沒有管制的(所以進到站區內要多注意火車的到來),從大門進入月台後,鐵軌上停放著幾列的 火車車廂,Benson及小Yan趁著等火車的時間在月台間及這幾列車廂中爬上爬下,Benson總愛猜測這些車廂的用途,我想他可能也 一直幻想著這些火車在著木頭行駛在鐵軌上的模樣。至於我則追著他們倆拍照。 火車進站後,看著他們上車,我則開車準備到奮起湖接他們,但後來想想到奮起湖還得多開一段路,於是請老婆做到十字路站下車, 也才有機會到這小小的車站參觀。阿里山鐵道沿線的車站似乎都有著相當多的登山或健行路線,也常常看見登山或健行的朋友搭著火車 來回的登山或健行,這小小的車站附近住著幾戶人家,車站的大門關著也不見站務人員,與家人繞了一圈回到石桌時, 發現石桌山谷似乎有雲海正在形成,高興的到了定點準備迎接這檢到的雲海夕照,只是還是被千變萬化的天氣擺了一道,並沒什麼大景發生, 看來又是空歡喜了一場。 不過整天下來還是逛了好些地方,也不虛此行了。